01
我之支出,他之收入
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例如一个人的工资1万,拿出9000消费,另外的1000存入银行;那么消费的9000就是别人的收入,存入银行的1000,会通过贷款流向实体,所以整个社会的货币量是均衡的。
通胀就是在不断的上杠杆的情况下——比如买房,使得货币总量开始变多。
—— 经济学称之为:资产负债表扩张。
➥反之:当大家都开始不再借贷,甚至开始提前还贷,增加储蓄;
—— 这就是资产负债表紧缩;
宏观经济趋势的形成,主要核心还是货币流动性,流动性的宽松和紧缩;
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和紧缩换一个说法:
——也就是所谓的经济通胀和通缩
02
资产负债表为什么紧缩?
首要回答的是:大家为什么不借钱了?
—— 首先得理解: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的区别
农业时代的扩张主要在于土地面积的扩张,因为土地等于生产资料,土地产出又比较稳定,所以除了战争和掠夺,很难实现扩张。
但是工业时代的扩张,是通过科技和创新实现扩张的,因为科技可以产生新的消费场景,例如蒸汽时代—油气时代—电气时代,所以科技最能创造财富效应。
——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产效率的降本增效
➥所以为什么科技投资一直是资本最爱的方向,只要货币宽松,首先受益的就是科技板块。
➥与此同时因为工业时代高效的生产效率,创造了天量的生产资料,所以又形成了产能过剩;
所以大家开始卷向科技创新,以期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和需求;
例如:风光储和电车
但是当产能过剩 + 科技创新遇到瓶颈
——消费需求就面临下降,这时候,如何刺激需求成了新的方向。
➥短期内全球能最快速实现信贷扩张的,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军工
房子几乎是全球的首选,并不只是我们;对于房子的执念,解释很多,所以不必过多概述。
其次是军工,这个中东和大漂亮国现状的就是最好的解释。
—— 当然中间还伴随着加息降息等利率调整工具,进行逆周期调节。
➥一旦房子增长到达了瓶颈,供过于求,泡沫到了极致,杠杆就没办法继续上了。
这时候泡沫的破灭,从而导致地产相关的资产价值受损。
—— 大白话:房子降价,个人的资产就会缩水
➥这时候私人部门倾向于缩减债务规模,比如开始开源节流,提前还贷,增加储存。
—— 具体到现实,那就是四五月的社融数据非常异常,从这个角度解释就很明白了。
➥当私人部门把工资大部分拿来储蓄,那么银行就需要把这部分超额的储蓄给借出去,才能保持货币流动性平衡;
—— 这时候类似于A股横盘,多空平衡状态。
➥银行信贷方大头:
1)企业部门,企业信用好,借钱规模大;
但是目前企业也没更好的投资机会,所以从企业经营角度,更倾向于缩减负债,减少开支,这样才能活得更久。
—— 目前很多结构的宏观分析师,喊什么资产荒,就是这个意思,没有可投资的方向
2)私人部门,最大宗就是房贷,事实胜于雄辩;
现在房子走势,类似股票市场,就是下跌时候,大家通常选择卖出,也没人买入,所以只要一直跌就会有更多的人卖,从而引发超跌,最后引起连锁反应
总结:
➥银行无法消化超额的储蓄,那么只能让资金躺在账户上空转,从而导致货币的供给不再平衡;
—— 增加的储蓄=减少的消费=另一个人减少的收入=全社会流动性紧缩;
➥通常当私人部门,和企业部门进入节省的状态的时候;
政府部门会通过规划手段去调节市场,例如基建投资,建设高速、高铁、
机场;
—— 但是城投前几年深度捆绑地产,已经透支了调节能力;
这时候自然也就没人借钱了,资产负债标也就很难修复了;
另一个思考:(参考日本的一些企业行为)
当国内进入了资产荒,没有好的投资标的,所以股东会要求企业走向海外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这时候企业出海成了趋势。
从这个逻辑思考,日本出海不是解决办法,而是企业逐利本身自发的行为,
这就是资产负债标紧缩,也叫通缩,没人借钱的通缩困境。
03
合成谬误与节俭悖论
合成谬误
萨缪尔森的观点:通俗的讲,当一个企业能通过增加产能赚更多的钱,但是同行都进行扩产能,那么最后大家赚不到钱。
——类似当下的内卷环境。
节俭悖论:
—— 凯恩斯的观点:如果所有人都倾向储蓄,则经济会衰退到较低的稳态水平,结果是无人能够储蓄。
类比A股:
➥当下跌趋势形成的时候,护盘只能阻止下跌速度,而不能改变趋势逆转;
因为动能一旦选择了反向,必然是前期已经积聚了很大的量能去推动前进的。
—— 不改变量能,趋势就不可逆。
➥同理,当多空平衡的时候,就进入横盘触底阶段;
(需注意的是,底部通常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所以技术分析很扯淡。)
➥因为趋势运动通常具有惯性
所以即使进入了底部横盘区间,并非就是稳定的,还会有一个超跌,这是悲观的预期导致的超卖行为。
也可能是悲观预期下,某个利空导致的非理性卖出行为;
通常上述过程,护盘只能环节,但是不能真正的逆势。
同理,这时候降息和降准等逆周期调节工具的有效性,你的预期需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
反之,这些当趋势上升的时候,这些工具那就是火上加油,可以主推这个趋势过程。
所以宏观趋势的螺旋通缩过程会很久,要做好心理准备,直到触底
拐点可以通过观察具体就业情况,彩票,商场的人流量等。
04
关于二级市场定位
贷款可分为经营性贷款和融资性贷款:
经营性贷款是以实际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的融资,资金用于建造工厂或者购买消费品,对GDP增长有贡献。
该指标提供了企业扩张情况,是能够提供未来经济活动走势的领先指标。
融资性贷款是为购买现有资产而进行的融资,例如购买现存房产或股票等,
只涉及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对于经济增长并无直接促进作用,对GDP增长无贡献,但是可以用来衡量未来资产价格。
所以股票的增加是无法增加GDP的,从这个角度,也就注定了二级市场的定位:是融资输血,而非让散户赚钱。
当然也有人会讲,散户赚钱了就会增加消费,然后消费能刺激需求。
这个想法是对的,所以大小非坚持,从股市掏走了十万亿,确实富了一部分人。
05
后续观察走势
私人部门因资产负债表衰退等总需求减少,充足的财政刺激是稳定总需求的关键。
美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实施了充足的财政刺激,及时稳定了总需求。
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后未实施充足的财政刺激,导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
稳定金融体系是应对危机的另一重要任务,其核心是确保贷款人充足,避免信贷紧缩。
在这个过程中,决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和识别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关系。
短期来看,政府必须继续借款并将私人部门多余的储蓄用于能够收支平衡的公共项目,直至国内投资回报率得到长期的改善。
—— 所以七月的会议:大概的方向就这些,后续炒作方向,就得围绕以上的逻辑去寻找机会。
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