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散何雪萍

当前消费为何这么弱股票无实际控股人是什么意思?大多没有说到点子上

访客8个月前158

当前消费为何这么弱,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分析,有的认为是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结构变化;有的认为是技术进步、文化价值观的演变;也有的认为是消费者心态的变化、地域文化差异、可支配收入降低等等,这些因素或是原因之一,但我认为以上这些在当前都是次要因素,不是主要因素。

从另一个维度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我认为消费这么弱的主要原因是:有消费能力的居民持有的大量房产价值和金融资产大幅缩水导致的必然结果。

一是房产价值大幅缩水。

近几年,房地产价格一二线城市从高点下降30%是显而易见的,近两三年高点入市的首付已经跌没的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三四五线城市经过近二十年的造城运动,在土地和房产价值得到充分挖掘之后,城市居民户均几套是常见现象,现在一边是大面积的空置无人居住一边是挂牌一年无人问津,房产流动性乏善可陈。

网上看到一个粗略估计的数据,中国房产总价值在高峰时约有500万亿元左右,保守均值估计缩水30%就是150万亿,(这里很难统计出准确的数据 ,只是一个参考值),这绝大部分是企业和居民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持有房产价值的居民占家庭资产的70%以上,整体资产大幅缩水。

其中也很多人最后是耗尽“六个钱包”上车购买了房子,却是入场在最高峰时期,几年下来首付几乎不保。当然,2019年之后一些受房产投资热情高涨的影响在房价高峰时期入场的投资者也是叫苦连天,不少投资者的二十年辛苦积累成果几年耗尽,更有一些高杠杆投资者或割肉减亏出局或无力偿贷任由法拍处理。

以上种种受影响的居民,哪有更多余钱消费?

就是之前部分购买房产较早的居民在整体房产市场下降的情况下也无法避免家庭资产大幅缩水,这自然影响他们的消费信心,难受的是那些首付都快跌没了还在还贷的居民,更悲惨的是凑够六个钱包却还在烂尾中无法交付或无望入住且还在还贷的居民!

二是金融资产大幅缩水。

1)股票市值大幅缩水。

大陆A股总市值2021年最高时接近95万亿,到2024年08月份下降到65万亿左右,缩水30万亿,香港股市市值2021年中最高时约为47万亿港元,据港交所官网数据公布显示,2024年1月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4年1月底为28.1万亿港元,缩水近20万亿;大陆和香港股市总市值缩水约缩水约50万亿元(大约数,未考虑港元人民币汇率差,以上没有考虑新上市公司增加的市值)。众所周知,一二线城市居民是股民比例相对比较高的城市,这几年他们持有股票资产严重缩水也是显而易见的。中证协报告透露到2021年底我国股民超过1.97亿人,股票市值缩水会影响多少个家庭。

当前消费为何这么弱股票无实际控股人是什么意思?大多没有说到点子上

股票市值缩水,受影响的不仅是股民,基民也深受其害。截至2021年底,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证券公司投资者服务与保护报告》显示中国的基金投资者数量超过7.2亿,其中约有30%投资的是股票市场,也就是说有2亿多投资股市的基民。2024年7月中基协的统计数据显示, 货币基金规模13.1万亿,债券基金规模6.8万亿,加在一起差不多20万亿,基金总规模31万亿,中低风险类基金规模占比接近7成。风险相对较高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为3.5亿,确定为高风险的股票基金规模有3.1万亿,但这3.1万亿是经过几年熊市缩过水的规模,尤其是相对2021年底规模因股市下跌缩水了有多少,哪位有数据请提供一下,不甚感谢。近年来许多基金持股公司不涨或延续下跌或许与基民持续赎回有关联。

2)P2P跑路

2010年之后,由于P2P市场发展太快,监管没有跟上,操盘人员胆大无边,乱象丛生。从2015年开始,P2P兑付问题逐渐出现,各式骗局曝光增多,最后几乎大多以爆雷跑路收场。诸如比较典型的如E租宝涉案762亿元、泛亚涉案338亿元、悟空理财(玖富)涉案319亿元、钱宝网涉案300亿元、爱钱进涉案230亿元、善林金融涉案217亿元、盛大金禧涉案194亿元、信和财富涉案180亿元、快鹿涉案152亿元、团贷网涉案119亿元等等P2P大事件,涉及数百万人,许多投资者血亏,投诉追偿艰难且无果。2018年爆雷高峰期仅6月份一个月就有63家P2P平台出事。

据财新网报道,2014年至2020年底,全国借款人被逾期90天以上的P2P网贷平台达到了4500家,涉及金额约430亿元。

P2P参与人员众多,既有农民,也有城市居民,甚至包括学生,覆盖面较广,总体受损金额难以统计,全国范围内上万亿元应该是个相对保守的数字。

3)理财信托爆雷

2019年以来,理财信托产品爆雷的新闻冲击不断,早就被托管且已改名的某邦保险,涉案金额数万亿元;中植系公开数据显示近4000亿理财产品无法兑付;负债2万多亿的恒大地产背后的理财和信托产品兑付在遥遥无期中(补一句:房地产行业不仅仅是房产价格下跌居民房产缩水,还有大量以房地产项目为底层资产发行的融资业务包括债券、理财、信托等都大面积出现兑付危机);2023年号称市场份额全国第三管理资产规模达700多亿的海银财富产品延期兑付;近期又有某湖财富也出现兑付问题。

随便举例说明一下,过去几年中国爆雷跑路的知名理财公司包括:

当前消费为何这么弱股票无实际控股人是什么意思?大多没有说到点子上

中晋系列公司:中晋集团控股的系列公司包括中晋股份、中晋信托、中晋财富等多家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2019年宣布破产,涉案金额约1000亿元人民币。

第一担保: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涉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2017年宣布破产,涉案金额高达120亿元人民币。

诚信财富: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2016年开始出现问题,2017年底宣布破产。该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有近5000名投资者受到影响,涉案金额约30亿元人民币。

易优贷: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涉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于2018年宣布破产,涉案金额约20亿元人民币。

2017年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6万亿,随后逐年下滑,2018年22.70万亿,2019年21.60万亿,2020年20.49万亿,2021年20.55万亿,2022年21.14万亿元,2023年为23.92万亿元,这些数字增减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金额无法兑付。

这些理财信托产品涉及的群体是最有消费能力的中产及以上的富人较多,他们财富的消失不但影响他们的消费,更影响他们的投资能力和意愿。

所以说,今年以来国债利率趋势性下降但国债价格趋势性上升,央行几次警告并出手也没有扭转趋势是有原因的。

4)跨境网络诈骗

当前消费为何这么弱股票无实际控股人是什么意思?大多没有说到点子上

电信诈骗尤其是跨境网络诈骗是近几年老百姓财富消失的一种典型手段。据公开报道,前些年有数十万人被贩运到东南亚国家从事网络诈骗。2023年,国家反诈中心累计向各地下发资金预警指令940万条,公安机关累计见面劝阻1389万人次,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27.5亿次,短信22.8亿条,处置涉诈域名网址836.4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88亿元。

在2020年根据诈骗集团头目的传言,至少每年可以诈骗到6000亿元左右,这是老百姓财富消失的一大黑洞。

5)一级市场投资人退出无门

此外,随着近两年IPO步伐的放缓,许多被投资的企业上市无路,有的甚至关门破产,大量投资一级市场的VE/PE基金购买人退出无门颗粒无收甚至打了水漂。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股权市场投资市场,中基协登记的股权类基金管理人已超过1.2万家。2021年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的总规模12.79万亿元,2022年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3.77万亿元。其中有多少能顺利退出,多少打了水漂的详细数据不得而知,只有其中个人或企业自己清楚。

其他,还有一些诸如中原某省村镇银行存款丢失,包某银行等中小银行陆续出现问题,这在整个金融资产盘子中算是规模较小的,但对中招的个人和企业却是毁灭性的打击。

以上从5个方面简单列举了一些数据,从房产价值和金融资产缩水规模严重影响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虽说具体数据非我普通个人所能摸得清楚,但大账是可以估算的,我国去年GDP刚超过100万亿,其中减值的相对规模不可小觑。

这些资产是我国居民和企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逐渐积累起来的财富,其大幅缩水严重影响居民消费、富人投资是必然的,并且这些资产缩水直接提升了部分居民的杠杆率,资产缩水相对当期居民收入的下滑更影响消费者的信心。

至于如何提振消费,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还没有上升到系统解决方案的程度。有的主张发消费券刺激消费,有的主张发放现金等,目前一些地方围绕消费出台了给予一定补贴的相关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对短期有效,中长期还是要改善提高居民和企业收入,毕竟受损的资产负债修复是需要靠大幅提高收入来弥补的。

目前,在所有出台的政策措施中,还没有看到如何提升居民和企业收入的系统解决方案。

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